電廠化學制水流程?電力化學行業一直是工業用水大戶,由于鍋爐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工作,熱力設備的結垢、腐蝕、積鹽對設備的安全運行造成嚴重隱患,因此在能源及工業用高壓鍋爐領域,對水質的要求一直很高。
基本上鍋爐的補給水可以按以下流程來做:
原水—預處理—一級處理—二級處理—除氧器—加藥—進鍋爐
原水分幾個情況:
1)為地表水,預處理可為混凝沉淀
2)為自來水,預處理可為活性炭或多介質過濾器(亦或超濾)
3)為中水,預處理可為混凝+活性炭過濾
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般以RO+EDI、RO+RO、RO+混床、RO+附床。這些技術已經比較常見了。
電力行業EDI超純水設備工藝:
近年來,全膜法作為水處理的一種前沿技術,將微濾、超濾、反滲透和電去離子(EDI)等4種膜分離技術聯合應用于工業水處理,稱之為全膜水處理技術。全膜工藝的最大優點是環境污染少、勞動強度低和易于實現制水全過程的自動化。目前“全膜法”在電廠應用越來越多。
電廠根據原水水質的特點及機組對水汽品質的要求,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按“全膜法”工藝,在原水水質條件較好、處理水量較少時,此方案無論從基建投資還是運行投資都較節省,且離子交換樹脂不需使用酸堿再生,節約大量酸堿和清洗用水,降低勞動強度,對環境沒有污染。EDI出水電導基本在0.05~0.06μs/cm之間,出水水質穩定。
由于電力行業用水要控制水中的溶解氣體(O2 ),后處理通常增加除氧裝置,以滿足鍋爐補給水的要求。
方案一:
采用兩級反滲透方式,其流程如下:
原水→原水加壓泵→多介質過濾器→活性炭過濾器→軟水器→精密過濾器→第一級反滲透 →PH調節→中間水箱→第二級反滲透(反滲透膜表面帶正電荷)→純化水箱→純水泵→微孔過濾器→除氧裝置→用水點
方案二:
采用EDI方式,其流程如下:
原水→原水加壓泵→多介質過濾器→活性炭過濾器→軟水器→精密過濾器→一級反滲透或雙級反滲透→中間水箱→中間水泵→EDI系統→微孔過濾器→除氧裝置→用水點
預處理系統:雙介質過濾器或超濾裝置,主要去除水中的顆粒、膠體、懸浮物、大分子有機物、濁度等,使出水滿足反滲透的進水條件(主要有濁度和SDI值兩個指標)。
除鹽系統包括一、二級反滲透和EDI。一級反滲透作為預脫鹽裝置,脫除水中大部分的溶解鹽類、顆粒、硬度、活性硅,二級反滲透和EDI作為精脫鹽裝置,進一步脫除水中微量的溶解鹽類、硬度、活性硅,使整個系統的出水水質達到超高壓亞臨界鍋爐的補水水質要求。
EDI產水電導率穩定在0.06mS/cm以下,滿足鍋爐補給水的要求(<0.2mS/cm)
硅是鍋爐補給水的一項重要指標,膜法除鹽系統各單元對硅均有較高的脫除率。一級反滲透脫硅率達到99%左右,而二級反滲透進水的硅含量較低(84ppb),其對硅的脫除率也相對較低,約86%,而EDI對硅的脫除率約為83%。系統產水硅含量在0.003mg/L(3ppb)左右。
方案三:
原水→原水池→原水泵→換熱器→管道混合器→多介質過濾器→活性炭過濾器→保安過濾器→高壓泵→反滲透→中間水箱→中間水泵→電去離子( EDI)→除鹽水箱。
補給水系統由預處理系統、RO預除鹽系統、EDI精除鹽系統組成,如圖所示。
預處理系統包括原水箱、生水泵、板式換熱器、多介質過濾器、活性炭過濾器等,用以除去原水中的懸浮物、膠體等;RO系統包括保安過濾器、高壓泵、反滲透膜和中間水箱,能脫除原水中97%的含鹽量;EDI系統包括中間水泵、電除鹽設備、除鹽水箱等。
產水電阻率一直穩定在5~12.15MΩ•cm之間,操作非常簡單,操作人員只需在計算機前即可完成全部操作。
方案四:
原水采用循環排污水(或河水)→加熱器→[生水箱]→多介質過濾器→盤式過濾器 →SFP超濾裝置→[清水箱]→一級反滲透裝置→除碳器→[中間水箱]→二級反滲透裝置→[淡水箱]→EDI裝置→[除鹽水箱]
循環水排污水濁度10~20NTU,CODMn約10ppm,電導率1600mS/cm,全硅2.6-8.6ppm。經“預過濾-超濾-反滲透”后作為循環水補水,部分經EDI處理后作為鍋爐補給水;產水二氧化硅含量:1.2-5mg/L(電阻率14~16 MΩ•cm),產水滿足高壓鍋爐補給水要求。